我需要去健身、上教練課嗎?台南一對一健身教練/北區一對一健身教練/台南一對二私人教練/北區一對二私人教練
我都有在做家事、或去公園甩甩手運動,幹嘛還需要去健身房找教練?
許多人都覺得我在家都有拖地、掃地做了一堆家事,還會去公園裡面做伸展操、甩甩手,我已經有運動了,為什麼還需要去健身房找教練呢?
●勞動≠活動≠訓練
許多人把「身體已經有在動」、「有流汗了真累」當成是否有運動的指標,但實際上勞動、日常活動跟運動之間還是有很大的差異的。
勞動:像是廚師需要長時間切菜、上班族需要長時間久坐等等,長時間、不均衡的反覆使用同一肌群,導致的疲勞通常都只是因為持續維持不良姿勢
活動:除了日常生活以外,單純增加活動量的行為,例如:每天走路一萬步、在公園甩甩手,相較於勞動來說均衡一些,但並沒有達到壓力閾值,沒有刺激肌力、骨骼、神經系統的效果。
訓練:針對特定的健康需求、目標,在安全的環境下,投入直接、相關的刺激,並給予適當的恢復期。
●方便的生活帶來退化的結果
人的肌力、骨密度在大約三十歲之後會開始逐漸下滑,台灣已逐漸進入高齡化社會,越來越常聽見骨質疏鬆、肌少症……等等的狀況,美國春田學院何立安博士說「肌肉、骨質、神經系統的控制力,是老化過程中流失最快的三個東西」,當這三者開始流失,動作能力開始退化,人就步上老化之路,常常感到力不從心,「力氣退步很痛苦的一點是,以前能做到的事情現在做不到了。」
●肌力訓練對抗老化
依照過去的認知,老化就是只能看著健康狀態一去不復返,但經過研究後發現肌力訓練不僅可以提升肌肉、骨質的結構和神經系統的功能,也可以逆轉老化過程中常見的退化或失能現象。
●有效果的訓練「劑量」
科學上已經發現運動跟效果之間有像醫療上的「劑量反應關係」,就像感冒會吃感冒藥,心臟疾病會吃心臟的藥物一樣,「肌肉、骨質、神經系統」這三個東西的最強刺激物,就是「壓力」。
在健身房,我們可以透過安全、可量化的方式給予合適的「劑量」,教練會手把手帶著學員們從動作學習跟控制開始,依照每個人的身體狀況給予個人化的指導和訓練安排,達到讓肌肉、神經、骨骼持續向上適應。